第210章当今无后?

  欢庆不过数日,诸将受到豫王的教导后,就各自带着队伍,飞奔各地。

  如此,留在襄阳的,却还剩下散关营、亲兵营、火器营、骑兵营、明杰营,明恩营,以及曹勋、王祥二川将。

  襄阳城下的战兵,约有五万人。

  得知满清的用兵后,对于南阳,自然用心了。

  陈永福加尤世威二人,兵马就有一万六。

  在二人离开襄阳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十万石粮食。

  军政司在整个十一月份,主要任务,就是向南阳,运送至少三十万石粮食。

  由于采取了锁关策略,除了长江,都是有进无出,这让豫王府治下,自成一体。

  好处就是,封锁消息很便利。

  瞒住汉江上的船只,就足已。

  孙长舟手中掂量琢磨银币,看着那显眼的崇祯十七年,不由得失了神。

  “孙先生,殿下请你过去。”

  宦官轻声提醒道,态度亲近的很。

  大家都知晓,这位男人,可是孙萱儿的叔父,不容小觑。

  时常贴近殿下,比王妃还要亲近,谁敢招惹?

  “多谢!”他随手将银币递上。

  宦官会心的收下,笑道:“殿下心情还不错。”

  孙长舟点点头,不再言语,跟在身后,快步而去。

  一晃数月,待他再来王府时,只觉不复之前的空荡荡,反而人显得拥挤。

  这也是预示着,豫王时运的蒸蒸日上。

  谁能想到,昔日一落魄宗室,能封亲王,镇守一方?

  想起南京城对其的污蔑,憎恨,嫉妒,孙长舟不由得感慨万千。

  来到殿前,熟悉的亲卫几乎换了七成,想来都下放到了军中任职了吧!

  不过,小十三依旧雀跃,充当太监的角色,负责传递消息,颇有总管的威风。

  对于孙长舟的到来,十三忍住寒暄的冲动,跳了两步,才快跑过来,贴在他身边道:

  “萱儿姐姐盼着您回来了,让您待会去见她。”

  “萱儿入王府了吗?”

  孙长舟见殿中还有人声,不由地低声问道。

  “没呢!”十三摇头,一脸无奈道:“殿下说了,她不想,就黏着宗主,谁不晓得她的心思?”

  这下,孙长舟有点尴尬了,糊弄了几句,终于等到了传话。

  “臣下孙传舟,叩见殿下!”

  见到一满脸威严而又熟悉的脸庞,孙长舟忙跪下,毕恭毕敬。

  “起来吧!”

  时隔两月,再见孙长舟,朱谊汐也颇有些感慨。

  一去江南建立情报网,顺便给了封亲王造势,也不知效果如何了。

  “锦衣卫的密探机构如何?”

  朱谊汐迫不及待地问道。

  “托殿下鸿福!”孙长舟这才抬起头,说道:“索性银钱带的足。”

  “虽然北镇抚司掌刑指挥吴邦辅,重建锦衣卫,但钱粮不足,内阁又压制,许多同僚也就乐于为殿下效劳。”

  “银钱啊!”

  朱谊汐叹道。

  归根结底,还是钱财说的算。

  “如今南京的局势如何?”

  “内阁完全被首辅马士英掌控,但六部多为东林党人,常有不服,陛下乐于后红,繁衍子嗣。”

  孙长舟补充道:“由于陛下选拔秀女,一时间江南嫁女之风甚起,可谓是闹腾不安。”

  “秀女?”

  朱谊汐随口道:“时乃国难,陛下未免着急了些,不利于民心。”新笔趣阁

  “等等!”

  突然,朱谊汐想到了什么,脸上浮现一丝悲痛:“陛下,至今无后?”

  要知道,弘光皇帝朱由崧,是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的,如今三十八岁,在民间,足以当爷爷了。

  但,非凡没有孙子,就连儿子都没一个,这就有点令人回味了。

  所以,着急选秀,筛选妃子,也就情有可原了。

  再不生儿子,就没能力了。

  一个没有儿子的皇帝,怎么能让臣下安心。

  到这时,朱谊汐对于自己的辈分有些后悔。

  如果不是王叔,而是侄子,那直接认爹,作为嗣子。

  法统直接在手,再配合军队,谁敢放肆?

  可惜,太可惜了。

  心中连连感叹,面上却露出一副忧患模样:“陛下无嗣,这江山又将何向?”

  闻言,孙长舟来不及感叹豫王殿下的演技,忙回道:“陛下兄弟颍冲王、德怀王,皆在洛阳失陷时不知所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