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语文啊语文,你的名字叫周记

  和父母商议了一晚上,第二天沈秋不可避免地起晚了。

  饶是这样,洗漱的时候脑袋还是昏沉沉的,显然是用脑过度的结果。

  重生回来之后,她一直都在紧绷着心弦。

  先是应付距离十天的期中考试,后要想办法改变父母的主意,避过破产的命运。

  直到今天,事情有所转机,沈父沈母终于答应了她要认真考虑,她这才稍微放松些精神。

  沈秋这次返校要带的东西不少,一套床单被罩,两套校服,还有几件棉衣。

  提着沈爸爸替他装好的行李袋坐上返校的大巴车,她只能暗自庆幸自己这次没带太多学习资料回来。

  今天是周末,正是店里人多的时候,沈妈妈就算着急去市里考察,也只能周一再过去,不然就是和钱作对了。

  沈秋这次走的比较早,中午吃过饭就返校了,因为她要提前回去,补、作、业!

  不是老师留的月假作业,那个沈秋还是老老实实写完了的。

  她要补的是这四天的日记,是杨老师期中考试之后额外给她留的作业。

  说实话,这一段时间下来,她把自己的“个人养成计划表”执行的完成度很好。

  除了内心因此很满足以外,她还渐渐发现了学习的乐趣,除了写日记。

  沈秋在每天写日记的时候,发现杨老师说的确实不错。

  她真的不知道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尤其她现在都全部时间排的很满,每天一个计划完成便是下一个计划。

  这样的情况下,沈秋哪有时间观察路边的小草、天边的白云之类的东西,因此她的日记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记录文。

  而且还是无限循环的记录文,半点美感和情感都看不见。而就这些还是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杰作。

  所以月假这四天,她就借着要说服父母的理由,假装忘了还有写日记的事,借此逃避这种“折磨”。

  不过想到自己那惨不忍睹的作文水平,沈秋到底还是将这最后几篇给补上了。

  还别说,这几篇没她想象的那么难写,主要是月假这几天经历的事情比较多。

  又是考察店铺、购置冬衣,还开了家庭会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沈秋倒不至于傻白甜地将实际发生的事,百分百还原的写在日记本上。

  但就算稍加润色,写出来的内容也比之前的那二十几篇要精彩的多。

  杨老师在这几篇还难得的写了评语,以此鼓励沈秋的写作动力。BiquPai.CoM

  沈秋一开始将作业本交给杨老师的时候,对方还有些意外。

  显然她没想到沈秋真的照做了,并且还坚持每天都写。

  她每年都会给自己的学生提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个性化建议,但真正做到并且坚持一个月的寥寥无几。

  因此杨老师在刚刚收到沈秋的作业本时,很是感动和欣慰。

  不过在翻看了几页后,罕见的沉默了。

  无它,前几页的内容就是几篇内容相似的流水账。

  直到沈秋中间写“苹果和友谊”那件事能相对好些,再就是最后回家的几篇了。

  其实杨老师在一开始看见那十几篇流水账是有些生气的,认为沈秋是在糊弄她。

  可在仔细看过内容,发现都是沈秋的学习安排,有些被沈秋的学习态度感动到了。

  有了“沈秋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个滤镜后,杨老师对于这些流水账的接纳度明显变高了。

  她还能看出这里面的细微差别来,比如沈秋后面写的几篇流水账就明显加入了情感嘛,哎哟,这篇还有排比句,不错不错。

  自欺欺人了一阵后,杨老师不得不承认,想让沈秋每天都能写出抒情散文,属于是强人所难了。

  她因此大发慈悲地对沈秋布置了新的任务,“老师看过了,你现在给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些重,写日记有些为难你了。”

  沈秋听到这心内一喜,这是不用写了?杨老师的下一句话就给她浇了个透心凉。

  “因此老师建议你每天抄一篇一两百字的优美散文,一周写一篇周记,这样应该能对你写作有所帮助,老师那有散文大全,明天给你拿来。”

  好嘛,这是创作改模仿了,沈秋能说啥呢,只能含泪应下了。

  杨老师还以为她这是感动的,也一脸欣慰地拍了拍沈秋的手。

  “别着急,文笔不是一天练成的,老师相信你在中考的时候,作文一定能满分!”

  沈秋被杨老师的豪言壮语惊呆了,作文可不像别的,想得到满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行。

  拿着杨老师写完批语的日记本,沈秋一步一步的回到了座位。

  她打开自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