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月考总结

  从周一开始,月考的试卷便随着课程表,陆续发到了大家的手上,卷子们都是各科老师直接带来的。

  而周一的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

  班任杨老师将试卷发下来后,沈秋意外的发现,自己这次的阅读理解竟然被扣了一分。

  作文倒是难得取得了高分,跟满分只差了两分。

  沈秋自认,自己已经深谙这些阅读题的套路了,那就是先从作者个人情感抒发,再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推测文中这句话的背后深意,最后再来一个上价值的总结。

  这都是前世刷短视频时,网友们贡献的智慧结晶啊!

  凭借这套话术,沈秋自重生后,还从没在阅读题上失过手,并且还多次被杨老师拿出来作为模板,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赞美。

  然而这次沈秋不单单是发现自己被扣一分,还在卷子上面看到了阅卷老师的批注:

  <写的很好,就是理解的太多,超出了作者本人的想法。>

  嗯?沈秋眨眨眼,什么意思?

  课下,沈秋还专门去找到杨老师,询问这个批注的事。

  杨老师看了之后笑道:“你们考场的卷子是六班的语文老师批的,她跟我说了这件事了。

  她觉得你每次在阅读题上都写了太多字,担心中考的时候,阅卷老师会不喜欢给你减分,就想先帮你改正一下这个习惯。”

  四中的每次月考虽说都会将考卷密封,但是监考老师在封卷时却是按照考号排序的。

  而且由于第一考场的特殊性,像是沈秋他们这些前几名的学生,阅卷老师们在判卷时都能知道眼前的卷子是哪个学生的。

  六班的语文老师?沈秋思索片刻,那不就是语文的教研组组长么?没想到她竟然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沈秋确实对阅读题有些慎重,体现在卷面上,就是答题的笔墨明显有些多,容易让人觉得啰嗦。

  既然知道这点,沈秋也就知道要如何调整了,大不了以后在上价值的时候,少写点呗。

  看来上了初三之后就是不一样,连老师们的判卷标准都跟着严苛起来。

  第二节课是数学,沈秋在见到数学卷子后,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因为她数学卷子被减掉的一分,也不是因为做错了。

  阅卷老师同样也在上面加了批注,很是简洁的一句话:

  <解题过程太少,缺少步骤。>

  沈秋被减分的是第一道大题的第二个小问题,也是应用题里面公认最简单的一道题。

  也因此,她在写步骤的时候,会省略一些比较简单的过程,为的就是给最后一道大题腾时间。

  陈金萍也有这个习惯,因此,不出意外的,她被扣掉的一分,也是同样的原因。

  方啸天由于其一板一眼的性格特点,倒是没有省略任何步骤,因此考了这次班级唯一的满分。

  沈秋明白,这被减掉的一分只是学校的未雨绸缪,因为中考的时候,说不准你的卷子就被分到哪个阅卷老师的手上。

  要是刚好这个老师比较抠细节,那为此丢分可就太冤了。

  数学课后面就是被调到上午的化学课,原本周一的这节化学课是在下午第一节上的。

  沈秋这次化学考了99分,这也是她第一次没考满分,这次被减分的原因倒是正常了,她错了一道填空题。

  是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写错了一个元素,这绝对是失误了,沈秋默念几句不应该,之后就在计划本上加了一项:熟记化学方程式。

  其实进入到这个月,九班的化学课已经开始下学期的课程了。

  化学书是九年级全一册的,现在已经讲到了第十单元的酸碱反应,还剩下两单元,就全部结课了。

  薛老师依然保持着快节奏,一节课就讲完了整张试卷,然后就留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不过在课上,薛老师也说了另外一件事,从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开始,化学的试卷就都是中考的模拟卷了,并且满分将会跟中考一样,变为50分。

  薛老师言简意赅地说:“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你们化学考试的每一分,都将变得无比重要。”

  同学们都明白薛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让大家重视她这一科,可说实话,对于中考来说,无论是哪一科,就算是0.5分都有可能拉下不少人。

  上午的第四节课就是英语了。

  从英语老师抱着卷子踩着上课铃走进教室时,九班的同学们就感觉气场不对。

  果然,刘老师刚走上讲台,就“砰”地一声,将怀里的一摞卷子摔在了讲桌上。

  之后,她眯起不大的双眼,看着下面沉声道:“我就想问问,你们是不是在有意针对我!”

  这话从何说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