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开业促销,资金回笼

  二表哥跟大表哥关洋一样,也是早早就不上学了,他们这边就这样,不上学的结婚普遍都早。

  大表哥过完年才23岁,但是在林县已经算是晚婚了,倒是二表哥的年龄刚刚好,21岁。

  张浩辍学后,一直在跟着大舅张文学习管理工地上的事,大舅是包工头,手底下也有几十号人,承接一些林县和周边的中小型建设任务。

  而且最关键的是,二表哥是会开吊车的,放在任何工地都是抢手的存在。

  再加上本人长得还不错,因此尽管学历不算高,但在相亲市场上也十分抢手。

  不过年轻人嘛,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安排相亲,所以二表哥最后的结婚对象是自己找的。

  沈秋知道这个二表嫂虽有些小心眼,但对二表哥和大舅大舅妈是真的特别好,前世一开始的时候,大舅妈还有点不满意,觉得她配不上二表哥。

  (但说实话,对于大部分当妈的来说,什么样的人都配不上自家孩子。)

  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亲戚们都知道二表嫂的为人了,大舅妈也渐渐把这个儿媳妇真正当了自家人。

  只不过按照前世的记忆,二表哥是在她高二的时候才办的婚礼,现在竟然提前了两年,就是不知道老妈现在说的这个是不是原本的二表嫂。新笔趣阁

  但按照时间来看,现在跟二表哥处对象的应该就是那个二表嫂,也许这一世是因为大表哥提前结婚了,所以大舅妈跟着着急,就松口答应二表哥跟二表嫂结婚了吧。

  想到二表哥跟大舅妈鸡飞狗跳的相处日常,沈秋就好笑地摇摇头,将做好的时间表贴在书桌上方,起身去吃晚饭了。

  吃饭的时候,沈妈妈一脸兴奋地说起今天书店开业的盛况,今天是元旦,也是兴业街的分店正式开业的日子。

  12月中旬的时候,那个分店就已经布置好了,只不过当时是试营业。

  这次开业沈妈妈可是大办了一把,倒不是说办酒席收礼,而是将书店的开业场面弄得十分盛大。

  在此之前的两家分店开业,沈秋家都没怎么庆祝,就是简单在外面放了几个挂鞭。

  这次不一样,一是店铺是单独开在兴业街的,需要自行吸引客户;二是这个分店的定位就是要在市民心中留下印象。

  因为在沈秋家这个分店开业之前,t市除了新华书店,还没有面积这么大的书店呢。

  连之前沈爸爸提到的那个文轩书店面积也才只有它的一半。

  说到文轩书店,之前那个销售经理最后来沈秋家的书店就职了,他本身就是负责与各个学校联络的,有他的加入,对于沈家书店未来与学校的合作那自然是如虎添翼。

  文轩书店的大老板是t市的一个地产商,平时都不怎么管理书店的事,因此文轩书店的运营和销售都有专门的员工来做。

  就是有些太过小气,明明是销售经理谈下的学校,他跟人家的提成还不到百分之一。

  如此,倒是便宜了沈秋家。

  只是有了文轩书店的这个前车之鉴,沈爸爸肯定是不放心让这个销售经理继续单独跑市场了。

  于是在逐渐签下几所学校的合同后,沈父沈母一商议,就把他安排到了新店做店长了。

  之后仍然还是何辉跟着沈爸爸跑市场。

  销售经理也就是许明倒也没说什么,十分开心地去接手新店的工作了。

  原因嘛,只能说沈秋家给的太多了,就算是让他不拿销售提成他也甘愿。

  而且许明今年已经32了,只比沈爸爸小几岁,也是有家有口的年纪,当销售的时候经常要应酬,弄得家里跟宾馆似的,现在能安稳下来,做个店长每天固定上下班也不错。

  许明此前虽说是在文轩书店负责对外合作,但对于书店的一些运营也是十分熟悉的。

  这次开业,就是他跟沈妈妈一起商议着,设计一系列的开业活动,还联合商场投放了广告牌。

  于是,兴业街本身虽然位于t市靠近西侧的市中心,但这段时间就连城东和城南的市民都知道了,兴业街有一家名叫展望的大书店要开业的事了。

  等到开业当天,更是一早就有大爷大妈甚至是宝妈们在书店门口等待。

  为的就是领取这个展望书店的开业大礼包。

  这是沈妈妈自己想出的点子,书店这两年总会有一些书籍是滞销的,虽说还能卖,但看起来也不是很新了。

  与此打折贱卖,还不如“废物”利用一下,将这些书分好,再去批发一些便宜文具,凑在一起变成开业大礼包。

  打出去的口号就是:价值298的商品,在1月1号当天,只需要一块钱就能在展望书店的五分店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因为北方人比较在意谐音,所以四分店就这么被和谐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