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假期日常2

  在做思维导图前,沈秋先将原本做好的那些导图都粗略回看了一遍。

  这些导图都是她随着学校的课程进度做的,更多是为了辅助她理解和记忆。

  也因此,上面有很多只有她自己才能看懂的缩写词。

  准备新做的这批思维导图是要“分享”给学校的,那这些词自然就不能写在上面。

  并且,她还要保证呈现在纸上的字迹清晰工整。

  当然,纸张的整洁以及文字的排版也是要考虑的,一定要确保校领导们看见之后,立刻就有掏钱、啊不对,是想复制的冲动。

  为此,沈秋还特意将自家书店的所有讲解类教辅书都翻看了一遍,学习了人家的先进经验,决定画导图时也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

  因为她发现,这些讲解书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里面的文字排版在颜色和大小体的衬托下主次分明。

  而更重要的是,沈秋觉得这是她唯一能借鉴的东西(* ̄m ̄)。

  之后她还拜托自家老爸带她去裁纸厂买裁好的大白纸。

  纸张大小都是经过她的精密计算,跟裁纸厂那边私人订制的。

  确保一张纸就能刚好放下一个模块的知识点。

  是的,沈秋这次的思维导图,是打算按照同类知识点,按模块来做。

  就比如数学来说,就是分为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模块。BIqupai.c0m

  其中代数跟几何的内容比较多,估计要占用两张纸了。

  因为她还打算在对应的知识点后面,都写上经典例题,同时标注好在书上对应的页数,以及学校练习册的对应习题指引。

  工作量虽大,不过后面两条对于沈秋来说已经是基操了。

  此前的那些导图上的知识点她就是这样做的,直接搬运过来就好,她现在做的无非是重新整理一下。

  于是,想的挺美的沈秋,在第一个晚上就遇到了滑铁卢。

  因为她忘记买马克笔了。

  这其实还真不怪她记性差,主要是她的这些想法是在一片忙乱中产生的,随后又在更加忙乱中理所当然地忘记了。

  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将视线转回今天,也就是2号的下午。

  由于特长班是四号才正式开课,沈秋就利用这个时间去自家书店找书了。

  想到头天晚上老妈提起新店开业的盛况,沈秋果断地选择去新店那里看看。

  说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见过装修后的新店呢,沈秋一进门,就被里面的人群惊到了。

  新店面积很大,每层都有二百多平,然而现在里面的人却多到看不见里面的环境。

  也许是因为在前台等着结账的人太多,里面会好很多?

  沈秋抱着这样的念头,从人群中挤了进去,结果发现里面也只是好了一些。

  但每个货架旁都有人在挑书,中间还穿插着身穿书店工作服的几个店员在帮助顾客选书。

  沈秋在里面还见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团结楼那边的店员。

  看来是新店的人手不够用,老妈紧急从老店那里调过来的。

  新店的装修布局其实很合理,同一类别的书籍都会摆放在一起,还有十分明显的指示牌。

  但架不住顾客太多,还是要安排一些店员接待的。

  不然给人家造成被冷落的感觉就不好了。

  教辅书因为书样太多被放在了二楼,占据了大半个空间。

  沈秋刚走上去,就见到人群中说话的老妈。

  沈妈妈见到沈秋也很意外,随后就是一脸惊喜。

  然后在沈秋一脸懵⊙▽⊙的表情走了过来,“秋秋啊,帮妈妈个忙。”

  嗯?沈秋疑惑地看着她,“什么忙?”

  沈妈妈指了指那边说话的几个人,“那几个阿姨想要给孩子买练习册,我这边还要去楼下处理办卡的事,正好你来了,帮妈妈接待一下他们哈。”

  沈秋点点头,正准备过去,就听见老妈接着说道:“对了,不能让你白干,这样,你介绍一本书妈妈就给你五块钱提成怎么样?”

  呃,沈秋其实想拒绝的,但她发现自己的嘴不听话,顺着心底的喜悦就回答了个“好”。

  沈秋其实不太认同家长们给孩子买题做的行为,本想随便介绍几本就算拉倒的,可现在…

  她看向那些阿姨们,在心里忍不住跟她们的孩子说了句对不起,实在是老妈给的太多了。

  于是,沈秋洋溢着热情地笑容走了过去,在发挥她全部的销售能力后,阿姨们全都提着一袋子的书去结账了。

  沈秋还是良心发现了一下的,给阿姨们介绍的,多以讲解类的为主,上面需要写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