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为什么是她?

  其实就算不经历古南飞这个插曲,沈秋最近也已经有所想法了。

  可能是重生人士的宿命,也许是前世小说的影响,沈秋在重生后,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重生的会是她?

  一开始这个声音还非常微弱,沈秋更多是沉浸在重生的喜悦,与能够有机会改变家里人命运的激动中。

  可是随着她记忆中的遗憾越变越少,唯一在做的学习成绩也稳居第一时,沈秋开始陷入了又一次的迷茫。

  是的,这次迷茫就出现在她带着小分队开会树立人生目标的前后。

  当时看似是她旁观者清的指出小伙伴的不在状态,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那就是,沈秋之所以能观察到那些情况,是因为她自己就是那个最不在状态的人啊!

  表面上是她在提醒小伙伴们要确立人生目标,但内里,则是她在借机敲醒自己。

  只是当时的小伙伴们都被沈秋的问题给问住了,沉浸在了思索中,没有人注意到这点。

  不对,也许有一个人,沈秋想起陈金萍当时的话,有些若有所思。

  那次借着小伙伴们的目标确定,沈秋也在半推半就间,确立了外交官这么个方向。

  但实际上,当时她之所以定下这个目标,不过是因为前世由于祖国日渐强盛,好多外交官开始走到台前,沈秋在短视频里频繁刷到他们的发言后,所做的一个虚幻的梦想罢了。

  尽管她之后也定下了学习语言的目标,但其实沈秋对于外交官到底意味着什么,还是不清楚的。

  或者说,是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

  只是觉得这个职业很帅(后世),同时还能对国家做出些贡献,就随口定了下来。

  直到她来到市实验,接连遭到罗大志和林周的当头一棒,让沈秋开始进入更深一层的思考。

  那就是班长这个职务意味着什么?外交官又意味着什么?

  沈秋不笨,尤其是有着前世的眼界,她对于很多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再次感谢短视频)。

  而且沈秋更知道的是,林周和罗老师也都不是笨蛋,相反,两人在她这两世所接触的人里面,都算的上是有大智慧的人了。

  这样的两个人,却都建议沈秋当这个班长,那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想法。

  尤其是林周,他是知道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外交官的人生目标的。

  因此这两天沈秋都在急着做各科的卷子,就是想在第一周确保摸底考试的成绩稳定,再认真思考如何当这个班长,以及班长这个身份对她的意义。

  可是今天古南飞,不对,应该是段玲发生的这个插曲,让沈秋开始醒觉。

  不对!不是这样的!原来她之前一直都想错了!

  外交官的目标,和她当这个班长其实一点都不冲突,或者说,她应该再积极承担一些。

  在沈秋原本的计划里,初高中好好学习,保证成绩一直在线,再时不时参与一下家里的生意方针,抓住每次腾飞的机会,就很完美了。

  至于外交官什么的,实际上还是要她到了大学之后再去考虑的。

  也是因此,沈秋其实一直都挺怕麻烦的。

  尽管她此前带着小分队的成员们一起开会制定目标什么的,但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沈秋除了一开始给大家分享了下思维导图和做计划的诀窍之外,真正付出的精力十分有限。

  就像沈秋一直说的那样,小分队能一直以高分数持续下来,靠的纯粹是大家的自觉。

  不然后来四中组织全校采用小组制、并且还补充了个积分制后,怎么没有再出现沈秋他们小分队那样的成绩呢?

  沈秋当时就跟四中的严校长说过,小分队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至于九班为什么最后能全班考进高中,里面的各方面成因就更加复杂了。

  先是有学校将其列为重点班的决策,之后又是各科的精英教师授课,然后还要有沈秋他们这帮好学生在前面作为追赶的目标。

  最后就是要有一个像林芷蘅那样,既受老师信任,还受全班同学的爱戴,以及她本人对于全班同学的责任感。

  别小看这最后一点,因为它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不是林芷蘅带着班委们一直死盯着大家的成绩,估计最后能考进重点高中的有现在的一半都算多的了。

  尤其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同龄人里面出现一个良好的意见领袖,远比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讲一百句大道理都起作用。

  之前沈秋只是佩服林芷蘅这个班长当的厉害,但也仅限于此了。

  可是她在自己做了班长后,才明白,要想让全班同学都信赖你、甚至是崇拜你有多么不容易。

  这不是说两句好话就能达到的,要一边极具个人魅力,同时还要有着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