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沈秋的万能笔记本

  “什么?明天就走?”沈妈妈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说风就是雨,本来以为咋也要过几天才去,“都没准备好呢。”

  “本来也没啥要准备的啊。”沈秋假装没听懂张柔女士的意思。

  “我是说,路线确定了吗,咱们一共去几天?先去哪里?这些都没确定,怎么走。”沈妈妈有些抓狂。

  “原来老妈你还知道啊。”沈秋重新坐回去。

  “什么意思?”沈妈妈不解地看向沈秋。

  “我是想说,您明明都知道好多事情都没确定呢,那刚刚怎么说不论我说什么,您都一口答应,想都不想。”沈秋不再绕弯子。

  沈妈妈有些尴尬,“我这不是不想打消你的积极性嘛。”

  沈秋没再让老妈继续尴尬,“现在,咱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路线了吧?”

  沈妈妈赶忙借着台阶下来,“研究吧,你已经有计划了是吗?”

  沈秋点头,“那是当然,你们先看看这个。”

  沈秋将笔记本递给沈父沈母,上面罗列好了y市和c市图书批发市场的位置,以及几家图书经销商的店名以及主营图书信息。

  y市和c市分别在t市的东边和南边,c市相对要近一些。

  他们要是不想在那留宿的话,只能先去c市,当天回家,隔天再出发去y市。

  不过在y市就要住一晚了,一是y市的图书市场更大,二是以现在火车的运行速度,怕是等他们到达时,都要下午了。

  本子上还写好了具体路线,以及时间安排,详尽到了极致。

  “这些都是你在网吧上网找到的?”沈妈妈被本子上的详细内容惊到了。

  沈秋点点头,这些是前世沈妈妈自己上网找到的,现在就算是她找的吧。

  不过她不确定十几年前这些书店的位置是否有变动,所以她还是补充了一句,“网上的信息可能不太准确,至少批发市场的位置是固定的,就算到时没找到,也好打听。”

  沈妈妈和沈爸爸没再说话,细细研究起来,“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没想到书的品类有这么多。”

  沈爸爸也点头,“是啊,咱们现在的书店就是光有个名,其实还真就是个小杂货铺,一点也不专业。”

  沈爸爸说到这,有些踌躇,“小柔你说,咱们能经营好那么专业的书店吗?”

  沈妈妈正在研究本子上写的书籍类型,“原来咱们现在卖的那些练习册是教辅类啊,还有这个,字典竟然是工具书,这个畅销书又都包括啥...”

  沈爸爸见沈妈妈这样,只好跟着她谈论起来,两人有不清楚的类别,还问了问沈秋。

  沈秋没想到,重来一世,自己竟然成了家里对于生意最专业的一个。

  感谢前世的张柔女士,为了让她继承书店,没少提这些发家史和书店的经营,让她现在能接住父母的各种问题。

  岂料沈妈妈问着问着,突然觉得这样不够直接,当即就要去县城的网吧,自己查这些资料。

  沈秋赶忙先拦了下来,开玩笑,她现在也不确定,那些经销商是不是已经将自家的信息挂在网上了。

  要是沈妈妈去网吧,却什么都没查到,她就彻底洗不清了。新笔趣阁

  “老妈,当务之急还是先去那里实地考察一下吧,我之前说的明天出发不是玩笑话。”

  “嗯?为啥?这边房租还有两个多月才到期,用不上那么着急啊。”沈妈妈不解。

  沈秋只好解释,“您该不会以为去这一次,就能将货都定下来吧。”

  “难道不是吗?现在也不确定哪些书好卖,不如全都先进回来一点,之后根据市场的结果,再慢慢稳定货品,咱家现在的书店就是这么做的,没毛病啊。”

  沈妈妈说的理所当然,沈爸爸也在旁边点头附和,全然不知自己说的话有多么天真和吓人。

  您前世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之后总是后悔的在她身边念叨,听得沈秋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心内吐槽了一下,不过想到老爸老妈当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她无法指责什么。

  她若不是有前世的经历,怕是还不如自己老爸老妈呢,起码她就没有他们的魄力和激情。

  年近四十,遭逢被骗破产,还能转头东山再起,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沈秋每次听老妈说她和老爸的奋斗史时,都深深觉得她可以写一本自传了。

  “老妈,您知道如果把所有的品类都进回来,加起来会有多少吗?先不说咱们的钱够不够进货的,就说它们都进回来,团结楼那个小商铺能装的下么。”

  沈秋

  “哎呀,这倒是,书的成本可比那些小文具贵多了,咱们的钱估计不够进货的,老沈,你看,咱要不要找三弟他们借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