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百团大战

  这个“感动校园杰出人物”评选暂时跟沈秋她们的关系还不大,高一的学生们在经历过一次摸底外加小分班后,又快速回到了正轨。

  小分队里的几人自然都稳稳留在了本班,至此大家也重新确定了自己的文理科方向。

  除了早就定下要学文科的沈秋、王圆圆和齐明明之外,其余六人中的孙秋雨也选择了学文科。

  沈秋觉得,后者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十六班班主任曹大雷的影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学生想法还不够明确的时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个人魅力,会充分影响他们的选择。

  不过孙秋雨的成绩一直都是文理科比较均衡。没有特别突出的,因此就算学文科对她的影响也不大。

  杨亮在听说孙秋雨要学文科后也是犹豫了一段时间,毕竟如果他改文科的话,就有机会跟孙秋雨分到一个班级了,这点对他还是很有诱惑的。

  只是一来他家里人在听说后就百般阻挠,外加孙秋雨也不是很同意他的这个想法。wap.biqupai.com

  于是杨亮的这个要跟小女友“生死相随”的小火苗,就这么被众人合力掐灭了。

  他的家里人不同意主要还是被当下“理科当道”的认知背景影响了,认为学文科的没出路。

  而孙秋雨也反对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杨亮是比较典型的理科选手,政史地的成绩相较于理科差的那是一塌糊涂。

  真要是让杨亮学了文科,那之后他能考到普通一本都算厉害,反观理科,上重本都不是啥难事。

  孙秋雨自认不能去承担这个代价,而且俩人只是不同班,平时见面的机会还是很多的,犯不上时刻都在一起。

  而她反对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在这里。

  虽说她不像何洛洛那样理智,能在权衡之下决定暂时跟方啸天分开,但她也不想让谈恋爱这件事过多影响自己的学习。

  一旦杨亮跟她分到了同一个班,又没有小伙伴们的监督,她很难保证自己能专注学习。

  小伙伴们在听到她的一番分析,也纷纷表示了赞同。

  孤立无援的杨亮,只能委屈巴巴地继续留在了十四班。

  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学校每周固定的活动课。

  这节课的要求就是所有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去外面自由活动。

  就算是在外面溜达都行,总之一个核心就是——不能留在教室里!

  同时这节课也是唯一一节,高一高二所有班级同一时间上的。

  也因此,市实验的社团招新活动,就放在了这节课上。

  高一新生的摸底考试已经结束。

  根据成绩,全校有接近八百多新生可以自由选择加入社团,每人只要不超过三个都是被允许的。

  高二以及高三的部分学长学姐们,都早早就在学校的操场上摆放好了桌椅和其他物料,摩拳擦掌地要给自己的社团多拉几个新人进来。

  沈秋跟陈金萍一起跟着班里的其他同学走出了教室,大家的目标都是社团招新的地点。

  路上,沈秋碰到了十六班的王圆圆三人,五人便凑在一起往过走去。

  “小秋,你这次打算都报哪个社团呀?”孙秋雨好奇问道,她问的是除了“模拟联合国社”以外的社团。

  早在假期的时候,九人便在群里确定好,要跟沈秋一起参加这个社团了。

  一旁的陈金萍跟着附和,“对呀,你没有加入学生会,应该是可以报三个的吧?”

  五人中,除了沈秋和齐明明外,另外三人都参加了学生会的招新面试,并且都顺利通过了。

  陈金萍进入的学生会的秘书处,是被主席方明洁直接选中的。

  孙秋雨加入的是纪检部,因为这个关系,她现在在学校都很少跟杨亮单独见面了。

  至于王圆圆,则是进的宣传部,今天的社团招新活动,她还负责参与了宣传呢。

  也是因此,早在活动开始前,沈秋她们便从她这里,掌握了这些社团更详细的信息。

  尤其是,哪个社团的负责老师更好说话、哪个老师一年都不出现几次之类的小八卦。

  在学校的定位里,学生会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社团形式,因此她们三个最多只能报两个。

  原本沈秋她们是想跟学校申请一个社团,然后他们九人重新以社团的形式,得以聚在一起。

  只是学校那边对于申请社团是有明确条件的。

  除了申请人的学习成绩外,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要在高一下学期之后才可以申请。

  无奈之下,众人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模拟联合国”社团了。

  对于自己这次要参加的社团,沈秋早就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