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院沉闷的气氛,让刘瑶和王建东两个活泼的话痨都受不了。

  快速的收拾东西去上工,想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

  新知青都还好,都是才来大柳队的人,大家知道再怎么轮都轮不到他们头上,希望不大,老知青们都没把这几人放在眼里。

  除了队上的竞争对手,要说知青院里最具有竞争力的也就吴桂芳和赵建设这样在乡下待了好多年的知青最具有竞争力。

  宁汐月收拾东西时就看到几个老知青以前那种和谐的场面一去不复返,眼里的笑容都带着戒备。

  看得出来,大家都惦记上了那个未知的指标。

  她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去上工得了,这氛围让人憋得慌。

  可宁汐月去上工后,发现她们八卦天团的婶子们都在讨论这件事。

  休息时,刘婶拉着宁汐月问。

  “月丫头,你听说了吗?队上有一个工农兵大学指标的事,好多人都在说,我让我家娃子都去争取一下,这要是成功了,那就是大学生,去城里吃商品粮了。”

  喝水的宁汐月睁着个大眼睛:哟,都传成了队上已经有一个指标了,这流言传得可越来越离谱了。

  赵婶附和,又说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小道消息:

  “对,我也听说了,听说队长要挑选上工干活最认真,有文化,有思想,不惹事,为大队做出贡献的同志。”

  宁汐月听到赵婶这一句就很像是队长这些干部将计就计传出来的套路,专门让大家都认真干活。

  这么一个条件出来,大队上那些想竞争指标的人不就会在这段时间里努力表现了嘛。

  可真是老奸巨猾呀!

  钱婶好奇的问道:“汐月你要争取吗?”

  四位婶子都盯着宁汐月等着她回答。

  “婶子们说笑了,我只期盼着在大柳队安安稳稳的生活,其它那些不属于我的东西都不想,更何况这件事还是没影的事,不想那些虚的,我就不参与了,和婶子们上上工聊聊天挺开心的。”

  自家小辈少一个竞争对手也很好。

  四位婶子都对宁汐月笑脸相迎。

  张婶点头:“也是,你家条件好,说不定啥时候就像以前的知青那样在城里找到工作回城了。”

  刘婶:“不是我说,还是我们一起聊天上工来得快活。”

  这时候杨柳婶走过来,大家的目标一下子就转移到杨柳婶身上,都围过去询问事情是否是真的。

  “也不知道你们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话,但我今天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这件事情呀就要看我们队社员的行动。”

  杨柳婶看着围过来的人一个个神情激动,心里有点想笑,但憋住了,还高声说道:

  “要是社员努力,干活认真,表现优秀,今年我们公粮又一把评过一级粮食那就有希望得先进集体,那你们期盼的事情就有可能成功,要是不努力,别说去争取名额,啥都没有。”

  “懂了懂了,不就是努力干活嘛,他们小年轻有的是力气,一定能干。”

  别管是不是真的,努力一把也不会吃亏,万一就得到了呢!

  这是在场各位婶子们的心声。

  婶子们散去,杨柳婶叫住了宁汐月叮嘱一番。

  “汐月别和她们掺和,这件事都没影,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还传得一板一眼,你叔他们都只是猜测。”

  杨柳婶看了看周围的人,凑到宁汐月耳边小声道:“要是队上真得了名额,那也是后面出来后大家一起评选,现在争取都没用,这都是你大为叔他们想激励大家认真干活的手段。”

  “放心吧婶子,我不掺和,现在的日子就很好了,其他的我不强求,我只管过好当下。”

  那些争斗的修罗场她逃离都来不及,别说自己往上凑了,只想游离在外默默看戏。

  她不得不佩服夏志鹏,矛盾和关注点就这么的转移出去了,搅得大家人心惶惶。

  下工后,又是到了陈叶初做饭的一天,宁汐月原以为她能回到知青院看看戏,结果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吴桂芳叫到了屋后面。

  去的地方就是她的小厨房外面,当时陈叶初和于知遇、夏志鹏说话的地方。

  看到这个地方,宁汐满头黑线,咋都喜欢来这里说话。

  内心呼唤统子:“小龟子,帮忙查看哈有没有人在这里。”

  “放心宿主,没有人。”

  听到系统的回答,宁汐月放心了,凑巧的人没那么多。

  “汐月,来吃山葡萄,我今天上工发现的一棵山葡萄藤,没想到上面还有两串葡萄,快吃,可甜了。”吴桂芳笑呵呵的从兜里掏出一小串野葡萄递给宁汐月。

  宁汐月看那像蓝莓大小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