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刘地主耍赖

  周大丫一看,里面除了花生蚕豆这些东西外,竟然还有一把麻花。

  最上面还放了十来个鸡蛋。

  周大丫笑道:“亲家客气了。”

  “他们囤的粮食多,这会儿拿出去卖都能挣不少钱。我爹说了,他们是跟着咱过好日子。”

  陈小满听得美滋滋的。

  “他们日子都过得很好吗?”

  “好啊,我一个叔叔把家底全掏出来买粮食,前几天拿去卖了些,这两天正打地基准备盖青砖大瓦房呢。”

  张桂兰高兴地往篓子里指:“麻花就是他给的。”

  周大丫当即把麻花拿出来,一人分了一根。

  麻花是用白面炸出来的,还放了芝麻。

  吃着又脆又香。

  陈小满问道:“他把粮食卖了,明年要是收成不好,他不是没粮食吃了吗?”

  “他只卖了一小半。”

  陈小满安心地把麻花咬得“嘎嘣”响。

  天色不早了,青石村家家户户升起炊烟。

  唯独老李家和李招财家飘出肉香。

  老李家欢欢喜喜。

  可李招财家却是各个板着脸。

  招财媳妇一个劲儿念叨:“你咋就不把自个儿输了?你有一个大钱的用吗?”

  李招财又气又恼,却只沉默着。

  他要是开口,他媳妇立马就能跟他闹起来。

  他几个儿子儿媳也都气不过,正好一块儿说他。

  老母鸡的鸡内脏不多,招财媳妇却加萝卜白菜煮了一大锅。

  李招财气得一筷子都没夹。

  可就算这样,招财媳妇的嘴也没停过。

  这事儿也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被提起来。

  不过更多的,还是老李家那些亲戚来换粮食的事儿。

  已经换了一整天的粮食了。

  村里人一开始没想到,这会儿也琢磨过味儿来了。

  这哪是换稻米吃啊。

  分明就是换种子!

  还没来得及去换粮的人家急了。

  那些换了粮食的人家也没闲着。

  得去知会家里的亲戚们啊。

  第二天开始,就有不少人去各个村里。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得到消息,纷纷往老李家涌。

  老李家却放出话来:“只换给青石村的人。”

  附近村子的人急了。

  这么好的种子,他们可不能错过。

  那就让他们在青石村的亲戚们帮忙换呗。

  青石村热闹得不行。

  家家户户每天都得接待亲戚。

  老李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别人在备年,他们在换粮食。

  除夕,他们在换粮食。

  别人拜年,他们在换粮食。

  刘地主的马车停在老李家门口时,他们还在换粮食。

  刘地主拜完年却不肯走,还自个儿搬了个凳子坐在陈小满和李初元旁边。

  “换这么多高粱,你们放哪儿?”

  “我们后屋子腾出来放粮食了。”

  陈小满脆生生道。

  一开始后屋放的是棉花。

  自从粮食多了,棉花就换到他们正住的那间堂屋了。

  腊月二十八就放假了。

  这会儿家里没人织布,也不用弹棉花。

  刘老爷翘着二郎腿,一双绿豆眼在院子里飘来飘去。

  最后又飘到李初元和陈小满身上。

  想了下,还是看向陈小满。

  “小满大夫,你们家到底有多少稻米哟,怎么从年前换粮到年后呢?”

  “多得吃不完。”

  陈小满边记录,边应了声。

  坐在一旁的李初元正休息呢,偶尔教小满写字。

  陈小满虽然把《千字文》背下来了,也抄写了好多遍,可有时候想不起来具体怎么写。

  这时候,就得李初元教她了。

  他就问刘老爷:“刘老爷你怎么不去别家拜年?”

  “难得来你们家一回,总得坐会儿再走。”

  刘老爷打着哈哈。

  他好不容易借口拜年来打探消息,这还什么都没打听出来,哪儿能说走就走。

  要不怎么说他养的那些人没用呢。

  从年前到现在,附近村子的人都跑来老李家换粮食。

  可他愣是不知道他们为啥要来换。

  老李家换这么多高粱到底什么用途。

  眼珠子一转,他扯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