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拱卫司,给朕彻查宋隐!

  朱元璋现在明白了,怪不得当地百姓都说宋隐是大贪官。

  果然不假。

  小钱都入不了宋隐的眼。

  一贪就是上万两起步!

  朱元璋脸色难看到极点。

  亏他先前竟觉得宋隐还不错。

  想想也是,宋隐卖官的事都做的出来。

  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朱元璋忍着怒火道:“一年给宋隐上缴二万两白银,你们不心疼吗?”

  宋耀却摇头笑了,“怎么会呢!”

  朱元璋纳闷极了。

  “为啥?”

  宋耀道,“我们除了干活,后续所有事都不用操心。”

  “这些成品如何售卖,销往哪里?县里都有专人负责。”

  “在这之前,来村里收购物品的商人,使劲地压价。”

  “最后东西是卖出去了,除去本钱根本赚不了多少。”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宋耀脸上尽是感激,“宋大人定下规矩,到我们村里来收购的价格,必须要高出其他地方的两成。”

  “拿货时就要付首款,付尾款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多亏了宋大人,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朱元璋沉默了。

  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宋隐每年贪两万两好像也不过分?!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

  还是忍不住又问,“宋隐这么贪,就不怕事情捅到皇上那里,砍了他的头?”

  宋耀想都不想的摇头,“宋大人不该杀,宋大人虽然贪,但他是好官。”

  “而且,他也花钱入股了啊!”

  “真要有那么一天,皇上为此要砍了宋大人。”

  “我们村子五百来号人,一定会写血书,上京去状告天子!”BiquPai.CoM

  这么掷地有声的话。

  如此强硬的态度。

  当场惊呆了朱元璋几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

  有史以来,就没有哪个贪官像宋隐这样。

  不但贪。

  还要贪大的。

  还让人觉得他贪得理所应当。

  若是事情败露,被他刮走银子的人,还上赶着替他求情。

  如此大的号召力。

  这是民心所向啊!

  这些天的所见所闻。

  朱元璋明白宋隐在当地百姓的心中,无人可代。

  朱王庄的封名定下,朱元璋了了一桩心事。

  半月后,回到了京城。

  ……

  奉天殿。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一脸威严的坐在龙椅上,扫过下面的官员。

  也就是朝廷中的两大派系:浙东派系和淮西派系。

  分别由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把控。

  朱元璋默许他们内耗,想要借他们的手除去对太子朱标有威胁的老臣。

  稳固老朱家的江山。

  两大派系内耗多年,浙东派系也随着刘伯温病死而没落。

  如今是淮西派系一枝独大。

  好在当初李善长为了对付刘伯温,培养了胡惟庸领导淮西派系。

  此举打消了朱元璋的猜忌。

  朝堂上,胡惟庸和他的党羽多方关心朱元璋出访的结果。

  呈现出臣子替君分忧的和谐。

  朱元璋威严道,“朕即将宣布一件大事。”

  若是往常,朱元璋很乐意看着众臣内斗。

  甚至还会不经意间透露出双方的一些把柄,加深他们的矛盾。

  今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无心理会他们。

  “朕将朱家一脉的先祖之地,封名为朱王庄。”

  所有官员当即跪拜。

  “陛下圣明!”

  让众人平身后。

  朱元璋继续道,“朕在民间,寻得宝物,现跟众爱卿分享。”

  所有的官员都好奇的看了过去。

  这还是第一次,皇帝要跟臣子一起分享好物。

  “来人,把宝物发给众爱卿。”

  朱元璋一声令下。

  太监将折好的纸,分发给众大臣。

  打开一看。

  人人露出惊讶之色。

  “履历表……”

  里面内容不多,言简意赅的提出无数个问题。

  还标注了需附上查证资料。

  大臣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