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听我给你吹……解释大明的隐患!

  当年汉朝高祖刘邦,都是一个亭长,大小也算一个官员。

  但朱元璋年幼时就已经饥不饱腹,四处流浪,父母死时连棺材都没有。

  中原大地虽然王朝不停地更替,但内耗太久,就算有盛世,也宛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打回原形。

  宋隐的话打开了朱元璋的眼界,意识到尤其重要的事情。

  “以你的财力和兵力,攻占海外一个小国,15年时间,足够你壮大,那时你再杀回来,简直易如反掌。”

  “那时候就不是造反了,而是攻陷!有了好的经济,通过侵略、战争,来奴隶那些国家,这是最快速的方法。”

  宋隐话毕,朱元璋深深地吸了口气。

  有句老话叫做以战养战,宋隐的法子却是通过战争开拓疆土,通过侵略发展壮大。

  朱元璋根本想不到海外的情况如此阴毒。

  不同地方的种族通过侵略他国来壮大自身,简直就是卑鄙无耻,却又是最好的办法。

  资源向来都是通过掠夺而来。

  “当然,中原人一向有着优良的美德,就看你能不能狠下这个心了!”

  “但是去海外发展,你就不必提心吊胆的遮掩,比较起来自然海外更合适。”

  宋隐的法子简单直接却又更有效。

  战争的缘由有很多,但发动战争从来不需要理由。

  一点小事都能成为发动战争的导火索,身经百战的朱元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宋隐的方法确实可以做到,那这么说来,真有可能有人造大明的反?

  朱元璋还考虑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海外如此残酷的竞争,有一天会不会打大明的主意?

  那时候,咱大明挡得住吗?

  身为皇帝,朱元璋考虑的更加长远,只不过大明当前的局势制约了他而已。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现在大明的皇子,尤其是太子都很厉害,哪怕15年后,皇帝老了,也有人继位。”

  “那时未必有胜算。”

  朱元璋不相信自己的大明那么容易被推翻,更不相信大明会被外敌攻占,只要他儿子健在,大明江山就不会倒。

  宋隐呵呵一笑,“只要不是当今圣上,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话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悦。

  这么说来,就算按着宋隐的法子去做,也照不了大明的反。

  虽然他说的有理有据,朱元璋很确定,能造大明反的人还没出生。

  可是还没有等朱元璋高兴,宋隐又继续,“就算没有人造反,大明亡国也是迟早的事情。”

  朱元璋听到这话,当即傻眼。

  什么意思,你竟然说大明要亡国?

  这王八蛋,将自己当猴耍了。

  自己历经生死打下的江山,他居然说要亡国?

  有这样的人吗?

  “那你说,大明是怎么亡国的?”

  朱元璋追问,语气中透着一股威严。

  见朱元璋这架势,宋隐愣了愣,“朱老爷子,为何每次说到大明,你都如此激动?”

  “你别急哈,你听我给你吹……哦,不,听我解释啊!”

  “现在的大明当然不错,但皇上弄出的潘王制度有很大的隐患。”

  “藩王就藩,藩地上的一切,包括百姓都受他们控制。”

  “他们想做什么?朝廷根本控制不住。”

  “皇上也控制不了他们。”

  宋隐的话直奔要害!

  给藩王封地,是希望藩王能够为国效力,帮自己守护住大明。

  还真没考虑这点,若是藩王有异心不断拓展势力,从而造反。

  “还有洪武八年时,朝廷发行大明宝钞,这样做虽然有益处,却也有极大的隐患。”

  “主要是方式没用对,商人交易起来是方便了,但是却造成了百姓的麻烦。”

  “过量发行大明宝钞,造价虽高,但是却会出现贬值情况。”

  “一旦货币贬值,货币将不再是钱,金融崩盘,百姓必定深受其害。”

  朱元璋被宋隐的这些话惊得目瞪口呆。

  藩王制度有隐患,他承认。

  却不信大明宝钞会出事。

  大明宝钞的发行,是朱元璋为了明朝统一,从而统一了货币,也是为了方便百姓。

  这怎么可能会出事?

  再说了,若有隐患,把控住隐患不就行了?

  “大明宝钞使用如此方便,绝对不会出问题。”

  朱元璋当即否认。

  宋隐听了这话,却连连冷哼。

  “当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