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底层官员的艰辛!什么,四马车补贴?

  “唉,皇上也太小气了。”

  “大明国库年年都涨,就是不给咱们涨俸禄。”

  “可不是吗?这些年来,我们是一年比一年辛苦,涨点俸禄又怎么啦?”

  “还好,宋大人多少给我们争取了一项补贴。”

  “补贴能有多少?就是给咱发一盒点心,也算补贴啊!”

  官员一个个都在发牢骚,宣泄心里的不满。

  人生在世,谁不图个名利。

  现在啥都没有,心理能舒服才怪。

  可他们也看出来了,朱元璋态度非常强硬,他们也压根抗衡不了。

  “算了,咱们死了这条心吧!”

  “你们没见宋大人那么大的功绩摆在那儿,皇上都说拒绝就拒绝了。”

  “这跟过河拆桥有何区别?”

  一个个官员,其实心里都跟明镜似地透亮。

  像宋隐那么厉害的功臣,朱元璋都没有给他面子,何况是他们?

  今日之事,让他们更深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无论你多厉害,你对朝廷有多大的贡献。

  只要朱元璋不爽,一句话就能让你人头落地。

  “得了,你们知足吧!”

  “你们都是这几年才提拔起来的官员,不像我,从大明建国至今,升到从四品就再也升不上去了。”

  听到这名官员如此无奈地诉说,其他官员纷纷向他看了过去。

  这些年来,经过几次大屠杀,朝廷官员换了一波又一波。

  大明建国后那几年,浙东一派的官员被淮西一派的官员死死打压。

  后来胡惟庸一案跟空印案,又到近年的江南行省暴乱。

  朝廷上下官员彻底地清洗了好几遍。

  像刚才这个官员一样,从建国初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屠杀,还仍然留在朝堂上的屈指可数。

  纵然如此,这样的忠臣,待遇上也没有提高。

  “打从我入朝为官,至今兢兢业业,也从不结党营私,一直安分守己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期间发生了好几次大动乱,我都始终如一地力挺皇上,想不到皇上愣是一次都没有给我涨过俸禄。”

  这名官员一脸悲愤,其他官员都于心不忍,纷纷出言安慰,“算了,林大人,这命中注定就这样,那也没辙。”

  这名官员名叫林泽,他听了众人的安慰,神色仍然不满。

  “你们不是我,又怎知我的辛苦?”

  “我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仅靠我一人俸禄养着。”

  “官职少一个级别,俸禄就差了很多,我这点俸禄养家糊口都极其艰难。”

  “可是你们看,但凡是三品以上官员,谁在京城没有私宅?”

  “但像我们这些从四品小官一家老小也只能挤在一个小院子里,这待遇都不如老百姓。”

  林泽越说越憋屈,他不拉帮结派,也没有贪污胡作非为,可日子却仍然过得极苦。

  “虽说我没有宋大人那么厉害的本事,但这十多年来,我也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可是官职和俸禄都不见涨,这日子还怎么过呀?”

  “以前也就算了,现在大明都那么富了,原指望能给咱们涨点俸禄,想不到皇上还是拒绝。”

  林泽心里苦,也极其不平衡,仰头灌了自己大半壶酒。

  想他一个从四品官员,一年到头,也就几百两俸禄。

  可这不是偏远地区,而是繁华的京城,居京大不易,啥都贵。

  家里老婆孩子,还有父母双亲都指望他这点俸禄生活。

  普通老百姓做点小生意,日子都比他们好过。

  而他为了不被锦衣卫抓住把柄,啥都不敢做。

  现在终于快坚持不下去了。

  虽然心里明白,他们这么多官员聚在酒楼里,或许已经被锦衣卫盯上了,可他也豁出去了。

  大明富裕,可他们这些官员仍然在原地踏步。

  这么大的落差,换谁能接受得了?

  身边的那些官员听了林泽的诉苦,一个个都沉默下来。

  许多人的情况跟林泽相似,也有一些候后补进来的官员情况就好一些。

  只是俸禄一直不涨,这换谁心里都高兴不起来。

  自从文武百官集体请求涨俸禄一事,遭到朱元璋断然否定后,在上朝时,文武官员都有了情绪。新笔趣阁

  若不是朱元璋向来强势,有些官员还会继续重提。

  只是文武百官做不了主,所以他们心里再不满,也不敢发泄。

  转眼间,新年快到了。

  户部因为要统计各地税收,仍然没日没夜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