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宋隐:藩王要建国,关我什么事?

  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越发强大,但是秦王临死前,以极刑处死了商鞅。

  虽然商鞅变法效果显著,可是后来却被有心人利用和篡改。

  “如果当年秦孝公对商鞅不信任,变法也推行不了,后世秦国也无法一统天下。”

  “只是可惜,这么一个大功臣,却被构陷谋反,死于车裂之令人发指的刑法。”

  “你们是不是觉得,正是因为商鞅死了,秦国才能更加壮大。”

  “商鞅妥妥地死于功高盖主,无论他对国家的贡献多大,只在功绩大过皇权,就是死罪。”

  “商鞅虽然死了,但是秦国却愈发壮大,这得益于后世秦王的能力超群。”

  “那么皇上,殿下,你们觉得后世大明皇帝能力会如何呢?”

  “虽说未雨绸缪是好事,但是你们绸缪得也太早了。”

  宋隐一番话,朱元璋和朱标都沉默下来。

  现在的宋隐,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都比商鞅强多了。

  可是商鞅下场如此惨烈,那么宋隐呢?

  宋隐生与死,是否会影响到后世?

  “宋隐,你觉得咱这些儿子,哪些人比较优秀?”

  “现在老四和老十七都建国,其他藩王差的只是一个契机。”

  宋隐心里呵呵,这疑心病的朱老爷,这是明里暗里想套自己的立场啊!

  这几日,所有藩王都大张旗鼓地给宋隐送礼,声势如此浩大,又怎么瞒得过锦衣卫?

  自然朱元璋也知道了。

  所以,今日朱元璋才会召宋隐进宫。

  虽然现在燕国和宁国都是大明的附属国,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朱元璋到底还是放心不下,毕竟在附属国这块,朱元璋无权干涉及管制了。

  未知才是最为恐怖的,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朱元璋正是担心,因为有宋隐在,会让许多事情发生变数。

  如果哪个藩王成功拉拢宋隐,大明就有可能不会如愿传承下去,而是被某个藩王取代。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看到朱元璋如此忧心忡忡,宋隐也是挺无奈的。

  “朱老爷啊,这些年来,你巴结过任何人吗?”

  宋隐这个问题非常古怪,朱元璋纳闷之余,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朱老爷,你也知道,我这人吧最是怕麻烦。”

  “如果当初不是被你发现,至今我都还悠哉地在沛县舒服地摆烂,更不会像现在这般,整日都被你们呼来唤去,作牛作马。”

  “至于藩王?他们就算建国,那又如何?”新笔趣阁

  “他们强大,大明只会比他们更强,自然就不会发生他们取代大明的问题。”

  “毕竟规矩掌握在强者手中,而大明现在正是朝着强国发展。”

  “况且那些都是你老朱家的子弟,就算他们建国,也不会想到要推翻你。”

  宋隐这番解释,再次让朱元璋陷入沉思。

  也对,现在担心这些问题,无异于杞人忧天。

  就算藩王拼命想要笼络宋隐那又如何?

  宋隐帮助大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赶驴上磨,又怎么可能再去帮助其他藩王发展王国。

  宋隐的生活态度很简单,只差没有把我想摆烂躺平,谁也别来烦我这几个大字写在脸上。

  事实上,这正是宋隐的心中所愿。

  相比之下,显得朱元璋和朱标心眼就小多了。

  “宋师辛苦了,不过自从老四和老十七建国后,其他藩王也坐不住了。”

  “请问宋师,此局如何解?”

  “如果一味压制,恐怕会适得其反,可如果放任不理会,就算他们在大明内安分守己,出去后就难说了。”

  宋隐明白他的顾虑。

  毕竟朝廷说话算数,真的让藩王建国。

  如此一来,其他藩王蠢蠢欲动也正常。

  “现在藩王势力都很强大,可以说他们当中有资格当皇帝的人不少。”

  “不过现在他们还有受到一些条件的约束,等到这些约束他们的条件不再是问题,后果就不好说了。”

  “但是反过来看,说明这些藩王也很有上进心,这是好事。”

  “当然,为了防止他们走上极端,约束他们的条件还需要加上几条。”

  宋隐说到这里,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随后看了一眼还在沉思的朱元璋和朱标,站了起来,“好了,这大过年的,我也懒得跟你们聊这么费脑筋的事情。”

  “再说这些也轮不到我来操心,回头我差人把藩王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