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打肯定得打,但怎么打?第一个难题,交通不便!

  宋隐听到是云南阿兹发生叛乱,突然间脑海里冒出了刚才在户部时,欧阳强汇报的事情。

  云南一带拒绝按照朝廷安排进行大基建,这一切看来是早有预谋的。

  现如今阿兹有着凶残的军队,对大明来说是不小的麻烦。

  此时此刻,文武百官已经纷纷议论起来。

  大明内发生造反事件,毋庸置疑,肯定要出动大军镇压。

  不过关乎战事,文武百官意见从来就没有统一过。

  毕竟战争事关重大,而且牵连甚广,轻率不得。

  “区区一个阿兹,也敢公然反抗朝廷,简直胆大妄为。”

  “这些土著人一边享受大明福利,一边造反,简直可恶至极。”

  “皇上,臣以为,朝廷尽快出动大军镇压,让他们知道知道大明的厉害。”

  一时间,请战的大臣越来越多。

  只是这些声音,多数来自儒臣。

  此话一出,实干派大臣纷纷露出鄙视的神情。

  土著人享受朝廷待遇,却不服朝廷管束,这些不正是儒臣的日常表现吗?

  此时,中立派官员也纷纷表态。

  “皇上,臣以为此事应该谨慎处理。”

  “毕竟朝廷现在还没有查明阿兹造反的真正原因,究竟是意气用事,还是另有隐情?”

  “朝廷贸然出兵,一来有些随意,二来危险系数也大。”

  “况且云南山高地远,不像北境开通了南北快速通道,物资运送及军队行军都成问题。”

  “臣觉得,此事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就出兵。”

  中立派的这些声音,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有朝臣认为,土著人都杀了朝廷命官,此战必须得打,而且速度还要快。

  熟悉云南方面情况的官员知道,阿兹手中的军队,不是一群百姓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也不是小打小闹的起义军。

  他们是当地土著,就像是草原上的部落一样,是族群。

  想当年的朵颜部落,就有几十万人马。

  甚至还有传言,土司在当地就是土皇帝。

  况且那边的地理面貌错综复杂,还不像北方草原一望无际。

  两军对战时变数多到无法估量,而且还是阿兹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说阿兹是受人挑唆才起事,可是他们却能将此事瞒得密不透风,直到起事后才爆发出来就知道。

  明摆着他们早有准备,早有预谋。

  否则也不可能说起事就起事,毕竟想造反,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新笔趣阁

  而且当地所有朝廷官员都被杀了,眼下的云南根本就是他们说了算,朝廷大军想要一举剿灭他们,并非易事。

  文武百官不停建议,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就连没有带兵能力的文官,此刻也化身驰骋沙场的武将,争论得面红耳赤。

  只有淮西武将们,一反常态的淡定,并没有加入争论阵营。

  因为他们知道,事关造反,无论这些官员争辩得再激烈,战争都不可避免。

  毕竟杀光了当地大小官员的举动,就跟打朝廷脸面没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阿兹手中拥有的是一支正规军,而不是临时组建起来的散兵游勇。

  再加上当地地理优势,易守难攻。

  可以说,阿兹占尽了优势,而朝廷军队还没有出征,就已经处于劣势。

  朱标看到这些朝臣争辩得越来越激烈,不得不出声打断,“好了,大家都安静。”

  “朝廷泽被天下苍生,即便是外族人,只要臣服朝廷,便是我大明子民。”

  “无论如何,这场祸乱都需要平息。”

  “只是你们并没有争论到正点上。”

  朱标一开口,满朝文武顿时都安静下来。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造反一事不能姑息,只是事发突然,许多人都慌神了。

  朱标看到向来一听到有战事就兴奋的蓝玉等淮西武将,这次一反常态的没有加入讨论。

  但是他们的神色,却好像已经做好出战准备。

  指望淮西武将吗?

  朱标犹豫起来。

  淮西武将恨不得每日都有战事,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拿到更多军功,在朝堂上的分量才越重。

  虽说淮西武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他们太嚣张跋扈,军功越大,就越难掌控。

  朱标犹豫不决,不知不觉中向宋隐看了过去。

  “宋大人,你如何看待此事?”

  “刚才有些大臣说西南边境交通不便利,但是大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建设路路通,打造交通枢纽,照理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