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完善北伐方案!咱要重赏宋隐!

  李景隆身为太子太保,又是第五军区统领,身份地位非同小可。

  他亲自过来祭拜徐达,给足了徐家面子。

  “见过宋大人。”

  李景隆过来,先是给宋隐见礼。

  宋隐见状,抬手阻止李景隆进一步行礼的动作。

  “曹国公不必客气.”

  “曹国公承袭了令尊爵位,已经不用跟本官行礼。”

  闻言,李景隆连忙摆手,“宋大人言重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心中有数。”

  “再说,身为允恭好友,如果对他姐夫不敬,允恭还不得削我。”

  李景隆有意调节下气氛,果然,徐允恭情绪缓和了几分。

  见状,宋隐意味深长地微微颔首。

  这李景隆,还算懂事。

  徐达的离逝,暂停了宋隐的公务。

  原本从北平回京后,宋隐重心是要着手准备利用火车拉动经济及北伐事情。

  因为重孝在身,宋隐干脆连朝会都不去了。

  倒是碍于朱元璋的态度,还有宋隐的面子,许多朝臣也过来祭拜。

  所以,徐达的离世,导致宋隐几日都没有上朝,朱元璋见状,也中止了几日朝会。

  逝者家属如何悲伤,终归也需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这日,太监过来传达了朱元璋口谕,“宋大人,皇上有旨,请宋大人及徐允恭等人,按时参加今日朝会。”

  徐达的死也深深刺激到朱元璋,毕竟他与徐达相差不了几岁。

  所以朱元璋更加迫切需要早日了结他的心愿。

  现在火车已经正式运行,北伐的事情也是时候提上议程了。

  身为此事的总指挥,宋隐自然不能缺席相关会议。

  还有徐允恭,他即是北伐主力镇北军统领,又承袭了魏国公爵位,已经是新的魏国公。

  所以,徐允恭更不能一直沉浸于悲伤中。

  ……

  金銮殿。

  中止了几日的朝会,按时召开。

  朝堂上,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他们三五成群窃窃私语,各种揣摩各方心思。

  对于他们来说,只在乎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至于其他事情,基本上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以,整个朝堂上,真正因为徐达病逝伤心难过的人,并不多。

  当初李善长被斩首时,朝臣只觉得心头松了一口气,浑身轻松。

  而徐达从来也没有难为过他们,对于徐达的死,他们就更没有感觉了。

  随着朱元璋和朱标进来后,文武百官连忙闭嘴,眼观鼻,鼻朝地,眼珠不敢乱瞄。

  文武百官跪拜行礼问候后,朱标缓缓开口,“现今我大明经济欣欣向荣,但是诸位千万不能骄傲自满。”

  “几日前,诸位都亲自体验过火车的奇迹,也知道了火车能给大明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

  “所以本宫决定,在少则五年,多则八年,大明必须建起第二列铁轨火车。”

  “现在有很宽裕的准备时间,此事仍然由宋大人总负责,户部、工部和国企相互配合。”

  朝会才开始,朱标就宣布他的宏伟目标。

  如果可以,朱标真想让火车遍布大明所有州府。

  文武百官闻言,自然不会反对。

  他们见识过火车的便利,亲身体会到火车快速移动的妙处。

  再说了,朱标定下的时间最快也要在五年后才实施,他们更不可能为那么长远的事情劳心费力。

  反正这件事情,又没有交给他们来负责,自然落得省心。

  不过,也由此看得出来朝廷对宋隐的重视。

  朱标越夸赞火车的好处,就越说明宋隐的功劳巨大。M.biQUpai.coM

  虽然这些都让文武百官心里不舒服,但是他们也没有理由阻止朝廷嘉奖宋隐。

  至于中立派官员,他们忠于皇权,宋隐所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大明的,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而太子党那些人,就显得特别仇视宋隐。

  因为如此一来,宋隐又是一大功臣。

  宋隐的地位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太子党当然无比头疼。

  宋隐的身份地位越高,他们的压力就越大。

  他们甚至已经考虑到,朱标登基后,宋隐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连朱标都不如。

  皇权自然也就被宋隐给践踏了。

  正因为担心此事,此时齐泰等太子党都忧心忡忡。

  尤其是朱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称赞宋隐,可见朱标就和朱元璋一样,非常宠信宋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