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朱标的请教,朱允炆的先生人选!

  朱标心情大好,脸上笑容也感染了王雄。

  “殿下,大明很多州府都适合养蚕,至于生产车间,更是每个州府都行。”

  “不过鉴于现在销售现状,不急于一时,还是稳步增长为好。”

  “工部正在集思广益,看看哪个产业适合自销自产,一旦落实就报内阁审核。”

  “不过正因为尝到了甜头,更应该循序渐进。”

  自从上次北平一行,朝臣都绞尽脑汁想要做出成绩,让朱元璋和朱标对他们刮目相看。新笔趣阁

  但是,好的点子又哪是那么容易想得出来的。

  不过朱标看到朝臣都行动起来,想尽办法替大明发光发热,倒也值得欣慰。

  “很好,希望朝臣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发扬下去。”

  “尽量让他们也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也让他们有些盼头。”

  “有许多朝臣,仍然想浑水摸鱼,现在朝廷给他们机会施展,如果还有人不为所动的话,那么是时候把他们赶出朝堂了。”

  朱标对工部近期工作给予肯定。

  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大明生产力提升空间很大,那时大明经济发展将会是质的飞跃。

  那时,大明不再是商贸中转国,而是有自己生产产品为依托的产销大国。

  这才是朱标想要的前景。

  同时朱标也支持朝臣并信任他们。

  那样朝臣才会干劲十足,大明才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王雄闻言,连连点头,“殿下英明。”

  “臣回去后立刻着手安排。”

  王雄汇报完后,朱标向宋隐看去。

  “宋师,你过来是要跟本宫说什么事情吗?”

  朱标现在也越来越了解宋隐,如果没有大事,八抬大轿都抬不来。

  “殿下,旅游业已经步入正轨,百姓参与度极高。”

  “许多百姓都有计划,利用节假日去参观。”

  “这样一来,百姓逢年过节时除了各种串门,也多了一些消遣节目。”

  “通过旅游自然也能促进消费,之前有些朝臣担心的百姓不思劳作的情况,自然会得到遏制。”

  “而且有了目标和计划,百姓甚至更加努力工作,不思进取什么的那些担忧,自然也就不存在着了。”

  朱标听了连连点头。

  当时齐泰和黄子澄说得头头是道,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细细思量后才发现弊大于利。

  好在宋隐进行拨乱反正,给出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

  现在看来,还是宋隐的办法有效。

  事实也证明,百姓们并没有因为有钱了就变得懒惰。

  相反,有了可以出门放松心情,又能见世面的目标,百姓反而愿意持续劳作。

  什么都没变,又似乎什么都变了。

  “这还多亏了宋师,否则现在大明百姓还不知道会怎么怨天怨地呢!”

  “不顾后果地加税,后果显然不是大明可以承担得了的。”

  “如果什么事情都考虑朝廷利益,不考虑由此引发的隐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朱标显然有些后怕。

  现在宋隐及时消除了隐患,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这也是朱标愿意跟着宋隐学习的原因。

  “宋师,大明现在国泰民安,但是本宫认为,还需要进行一些改革。”

  朱标说完,神色严肃起来,显然他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

  闻言,宋隐对朱标的想法也颇为好奇。

  朱标经过几年历练,如今也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了。

  只是可惜了!

  宋隐看着朱标,还真是天妒英才,怎么好人就不长命呢?

  此时,宋隐也很痛恨大明的落后,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办法救得了朱标的办法。

  不过宋隐只是唏嘘了一会儿,就平静下来。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顺应天意吧!

  “殿下想要进行怎么样的改革呢?”

  宋隐敛起心事,进而询问。

  可以这时,看到宋隐关切的目光,朱标却又犹豫起来。

  片刻,朱标才继续道,“宋师,本宫再想想,等本宫先巡视一圈,再整理下,然后再跟宋师说。”

  显然朱标想法还不成熟,宋隐也不强求。

  而且看得出来朱标想要说的事情,还没有成形,而且还不是小事。

  朱标跟着宋隐学习了那么多年,成就也是有目共睹。

  但是朱标也需要向众人证明他的实力。

  毕竟宋隐能力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