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娱乐圈大地震

r>    而且还要主动帮他们拉业务,扶着他们走上正轨才行。

    陈时平感觉自己就像是操心的老父亲,真的是为了厂子付出所有心血。

    电影厂的这些大动作也被社会各界关注着,报纸上开始频频出现关于北影厂的报道。

    国企改革之路,电影制片厂给出不一样的答卷!

    继制片人中心制后,北影厂再出大动作,独立还是甩包袱?

    不仅内地的报纸在报道,香江那边也在报道关于北影厂的消息。

    内地电影圈的发展直接关乎香江电影未来的发展,两者现在已经开始深度绑定。

    内地一点点变动都会影响到香江电影圈的发展。

    香江不少学者和媒体已经开始集体唱衰本土电影业,指出未来香江电影只能依附内地才能继续发展。

    这样的改革,记者也必然要来采访,宋漴一律推给陈时平了。

    陈时平的名字频繁出现,让大众对他的印象开始从作家导演变成企业家和改革先锋。

    上头也在一直关注着北影厂的发展,这几年北影厂发展的太快,很多变动和决策都很有前瞻性和引导性。

    北影厂在陈时平的带领下,间接的影响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

    上头的领导不是瞎子,自然能够看到这一切的变化。

    原本电影市场只是几十亿级别的市场,现在已经隐隐朝着百亿甚至更大的市场前进。

    参考西方国家的电影市场,内地电影市场的潜力似乎开始显现。

    或许未来将会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陈时平的名字也开始频繁出现在领导桌子上的文件中。

    有人欢喜有人愁,八大电影制片厂中,北影厂已经走在前列。

    原本长影厂一直稳坐泰山,西影厂是后来居上,上影厂是锐意改革,但是现在都被陈时平一下给干趴了。

    上影厂这些年一直在做商业片尝试,讲究的是集体创作,探索商业电影。

    拍摄了很多商业电影和喜剧片,用认真的态度做荒诞的事情,就是他们对喜剧片的创作思路。

    三毛从军记就是这个思路的典型。

    原本上影厂还觉着自己走在商业片的前列呢,现在忽然被陈时平的制片人中心制和车间独立给干下去了。

    人家的部门车间都开始市场化运行发展了,还说他娘个蛋啊!

    咱们也得跟上!咱们可是上影厂啊!在市场改革这方面竟然被北影厂超过了。

    厂里那么多海归派都是干嘛吃的!

    赶快给我拿出方案来!必须要在北影厂霸占市场之前抢下一定份额的市场!

    同样着急的还有长影厂和西影厂,北影厂现在如火如荼的,再不迎头追上,以后他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改革是一步步来的,最怕的就是心浮气躁,陈时平现在就是一个劲的安抚厂里的人慢一点。

    千万不要抱着自己当家做主,要一步发家致富的想法。

    努力控制着厂里的节奏,让一切平缓进行就是陈时平现在的主要工作。

    不过除此之外,他还要忙着电影的事情。

    警察故事还有红番区以及解救程先生的剧本他都审核完写了批语让文学部的人重写去了。

    修改完后,就可以交到制片部正式立项。

    大鼻子这个小可怜要来打工咯。

    不过也不是白打工,红番区要是成了,或许他能早几年进入好莱坞。

    红番区要是立项的话,还要通过中影在好莱坞找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尝试把中美合拍片打进西方市场。

    不过红番区并不着急,等到警察故事拍完再说。

    此时陈时平的办公室里,他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王胖子和周星星,感觉特别喜感。

    “鹿鼎记这个剧本谁弄的?”陈时平笑着问道。

    王金笑着说道:“我和周星星一起弄的,不知道您有什么意见?”

    “没有,改编的挺不错。”陈时平看着王金说道:“第一次来内地合拍,知道合拍的规矩吧?”

    “当然明白。”王金笑着说道:“内地来主导嘛。”

    “明白就好,省得后面出现其他问题。”陈时平扭头看向周星星说道:“第一次来内地吧?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不错,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周星星的国语不是很好,说的磕磕巴巴。

    陈时平笑着说道:“电影筹备还要一段时间,可以在内地多转转,对于电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