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5章 流火

竹枝,一样能削铁如泥。

    当然。

    这样的宝器若是落在不通武艺的寻常人手里,那几乎无用,还不如一件锋利的凡刀。

    陈牧将流火刀收入刀鞘之中,不过他的刀鞘并未经过特制,依然有一丝丝的热量散溢,不过影响并不大,视觉中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走出冶炼屋,陈牧看了一眼朦胧的大雾,以及漆黑的夜空,短暂沉吟之后,唤来一个监察司的官吏,吩咐几句后,便在大雾之中悄然离开了县府。

    刀已锻成。

    灾情也暂无变化。

    五脏又经历两次淬炼。

    他手头急需要做的事已经没了,那接下来的时间,倒可以沿着清平河流域细致探查一番了,一方面处理一些水中妖物,阻止灾害蔓延,另一方面也能探探有无其他地脉动荡。

    实际上像他之前那样,恰好一头撞在地脉喷发的恰当时机和恰当地点,是属于运气很好的情况,一般来说地脉喷发的预兆基本不容易准确判断,除非是深入水底,沿着泥泞一步步行走感知,但那也一样需要艮山、兑泽之类与地脉相近的意境才行。

    或者就是掌握更高层次的坤地意境,才能更准确的感知出一定范围内的地脉流动。

    而无法提前预知的情况下,往往都是地脉突然喷发,相隔很远,等到赶过去的时候,往往已经错失了沿着地脉缺漏遁入地下探查的机会。

    毕竟地脉的流动很快,不消片刻就会彻底弥合,那时候被困在地下深处,被地脉之力环绕,别说五脏境,就算是六腑境的存在,都一样有被困死的危险。

    像之前。

    陈牧是第一时间沿着缺口遁入地下,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捡取三物,但回返的时候地脉的缺漏就已经变得拥挤,再多呆盏茶功夫,就会完全弥合。

    当然地脉缺口的弥合速度,也要看地脉喷发的程度和造成的缺口大小,缺口越小自然弥合越快,缺口越大,那么当然也就弥合缓慢许多,往往缺口内部的地下区域也会很大。

    虽是深夜,迷雾重重。

    但对陈牧这等五脏境来说,只单纯的混乱视线,并不能影响他们辨别方向,百余里路程在陈牧的脚力之下,很快即过,不片刻就再次抵达水岸。

    水流的流速相比起白天,并未缓慢多少,依然十分汹涌,河中还是泥沙滚滚。

    “先去最上游……”

    陈牧沿着水岸往洪涝的来处望去。

    白天遇到天剑门的弟子,是从上游顺流而下的,估摸着这些宗门人物的行动,就是先沿岸一路巡查直到最上游,然后再从流域中央顺流而下,如此反复探查河中及两岸,寻找可能发生地脉喷发的区域。

    心中一念起,陈牧便也神色平静的迈步,沿着河岸一路往上游而去。

    他的脚力很快。

    即使不动用风雷意境的加持,一步落下也能跨越数丈,几步就到了百米之外。

    陈牧一边逆流而上,一边注意着河中的动静,不过此时尚未日出,又迷雾重重,视觉受到影响很大,感知方面,他的巽风意境也并不能感知到水下的动静。

    艮山意境倒是在地脉方面有些许联系,但他的艮山意境仅止第一步,并且在如今这种环境下,艮山其实也并不多么契合天时地利,相比起来是兑泽要更近一些。

    “最多五丈之内么?”

    陈牧心中低喃一声。

    他的巽风意境,差不多能感知十几丈范围内的风吹草动。

    但他的艮山意境,却只能感知到方圆四五丈范围内的地脉流动,相比起那几乎一望无垠,淹没不知多大一片洼地的洪涝来说,范围十分狭隘。

    当然。

    相比起什么血煞、欢欲之类完全不通的意境,实际上他能有这份感知力,就已经占据了一部分先机,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即将发生地脉喷发的时候,能提前有所察觉。

    “若是能再得到一些土元珠这样的灵物,那我五脏境的修行会比常人快上许多……”

    陈牧心中自语。

    他手里现在还有一枚土元珠,不过暂时要用来辅佐感悟艮山意境,不能消耗掉,并且目前他的身体经络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这种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五脏境是一个根基十分重要的境界,承上启下,许多大宗门真传,甚至在五脏淬炼到顶后,也不会立刻开启六腑境的修行,而是会在五脏境停留,去参悟更深的意境。

    在五脏境就领悟出一些高层次的意境,和迈入六腑境之后才领悟,那是完全不同的,六腑境虽然元罡本质也还能随着意境的深入而变化,但远不如五脏境时那么轻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