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下一个猪头和三个猪腿,躯干分为两扇,用一个箩筐装了拿进杂物间,再把桶和架板什么的都放回杂物间,琢磨着剩下的猪肉怎么处理。

    给自己姐姐送些肉去,其他的回城再说吧。

    王向东有个亲姐姐叫王秀珠,嫁给红星公社的中心小学老师于有城,生了两个男孩,家里还有二老要轮着养,靠着于有城一个月二十七块的工资,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想那闫埠贵,五十出头的老教员,一个月三十五块五,也是养着一家六口,能不艰难吗,日常生活就靠精打细算了。

    咦,怎么突然想到闫埠贵,后世是不是年代剧看多了,印象这么深吗。

    既然提到日常生活,那就得说说现在的物价了。

    先说猪肉,这可以说是物价的晴雨表。

    这些年公社和大队都有养猪,属于集体所有,是任务猪,要专人看养,还给满工分的。

    因为每年要完成城里国营肉联厂下放的任务指标,有结余的才可以自行分配给社员。

    红星公社也有自己的养猪场,里头养着二十来头猪,依条件和能力,王家沟大队养两头都有些够呛。

    这两年王家沟养的两头猪不够分量,全交上去只多出三十多斤的量,换了粮食每户只分到几斤棒子面,所以这个年还是难过啊。

    去年之前,猪肉在城里一斤要七毛多,得有票才能买到,还限量供应,野猪肉因为瘦多肥少,不要票一斤也要七毛多,这个差价是因为这年头缺少油水,肥肉能炼油就会更贵。

    但连续旱灾,猪肉供应越发紧张,单价已经翻倍了,还有价无市,肉联厂已经断供快半个月了,所以都派采购员四处找寻肉食。

    再说粮食,北方人的主食以棒子面(玉米等杂粮磨的)为主,一斤一毛,可以做窝窝头;白面(麦子磨的)一斤一毛五,可以做馒头;所谓的二合面三合面就是几种面混合罢了。大米一斤一毛三,北方人一般用它熬粥;红薯土豆一斤七分左右,做副食。

    以上说的是去年起饥荒之前的,现在粮食的价格翻了一倍不止,黑市更是翻了三、四倍啊。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ddyueshu.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ddyueshu.cc